回到主页

疫情过后,冲刺美国名校,标化到底还要不要考?

随着2022-2023美本放榜季结束,今年的录取结果基本尘埃落定。也有不少同学被大学放进了等待名单,如果你是真的心仪这些学校,现在抓紧时间给学校写love letter,再争取一下。这两周将会有大量的讲座,从各个角度给家长们复盘今年的录取,分析未来美本录取趋势,介绍真实可信的案例,帮助大家了解美本申请的底层逻辑,也针对南京地区这两年申请的痛点和难点提出建议,欢迎大家收看。

这几年美本申请的政策变了又变,让人头疼。MIT和普渡强制恢复了标化考试要求,哥大却在3月宣布永久实行标化可选交政策。加州理工则说2021-2025这5年申请都不需要标化成绩,而且是绝不考虑!今年3月开始,所有国际考场SAT又用机考取代了纸考。相信不少准留学生开始纠结,不提交考试成绩,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录取结果呢?标化到底要不要考呢?周围同学都在考,学校又是考点,我要不要去考一下呢?结合今年的录取情况,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疫情后,大部分美国大学采用标化成绩可选政策。根据Common APP公布的2022-2023申请季最新数据,2021年提交标化成绩的申请者占比44%,2022年48%,2023年下滑到47%。疫情第一年,大部分申请者可能都没有标化成绩,所以选择不提交标化分数,这个可以理解。但是疫情第二年、第三年,绝大多数国家的学生都可以正常考试SAT/ACT的,为什么没有大幅提升?并且今年又为什么还在持续下滑呢?

逻辑很简单,既然标化可选,那么我没有考到理想分数,提交了反而影响录取,索性我就不提交。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学生年级排名前十,GPA 3.9,托福110+,SAT没考到1400。这种情况下,如果提交SAT成绩,可能前30都悬,如果不提交,只看硬件,前20都是可以试一试的。这也就从侧面反映出来,在标化可选的政策下,同学们可选的余地变大,选校单上的梯度也在拉大,前面要冲刺,后面又要做好保底,申请大学数量必然相应增加。

几年前,一个学生一般申请8-10所大学,这两年平均一个学生申请12-15所学校,有的甚至申满了common系统的20个名额。而名校录取率的下降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归因于“分母”的增加。比如,申请大热门NYU今年超过12万人申请,录取率跌至8%,南京地区录取20人左右,比去年的35人减少了很多,而NYU已经是TOP30大学在南京地区录人最多的学校。杜克录取率仅有6%;西北录取率7%,RICE录取率跌至7.7;范德堡的RD录取率仅有4%;BU申请人数80,484,录取率只有11%。学生提交越多的申请,导致申请者的增加,自然会降低录取率,而录取率的降低使得更多的家庭和学生产生焦虑,从而提交更多的申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那么那些Test Optional的学校,在申请审核的过程中是否真的不拿学生的SAT/ACT成绩做参考呢?参考知乎上的一些案例,今年早申阶段录取了斯坦福、芝加哥、西北、JHU等大学的国内学生都有标化分,并且SAT都在1540+,ACT34+。而像圣路易斯华盛顿、范德堡、卡梅、南加州、北卡、纽大这些大学在南京地区的录取,我们看到不少学生是没有提交标化分的。

不难判断,2023-2024申请季,必然是标化可选(Test Optional)、不考虑(Test Blind)、必须提交(Test Required)三种形式并存的局面。比如哈佛、约翰霍普金斯、哥大、圣母、康奈尔(部分学院)等都是标化可选政策;MIT、乔治城、佛罗里达,佐治亚理工等就是必须提交标化成绩;而加州理工学院、UC系统等完全不要求标化成绩,提交了也不看。

对于今后的申请者,虽然顶尖大学的录取标准看似有更强的灵活性,但它们的招生人数和严苛筛选条件并没有多大的变化。降低标化申请门槛会引来了更多竞争者的涌入,然而所谓的Holistic Review则会使本科申请战场更加残酷。这种残酷体现在,成绩这种硬性条件的比重降低以后,招生官势必会对申请者的GPA、经历、文书、推荐信等其他申请材料要求更高,并且录取的标准也更加难以琢磨。

结合今年的录取,我把常见的几种情况汇总下,高二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判断适合哪种选择。

1、目标TOP10的学生,建议考标化,并且分越高越好。申请这个级别学校的学生,你不光是在跟南京的学生竞争,你是在跟全中国最优秀的学生竞争。有IB修了6门HL的,有IB班还手握好几门AP5分的,有考了十几门AP的,有竞赛拿大奖的。如果这些竞争者都有标化分,而你没有,招生官会猜想你是学习能力不行,还是时间管理能力不行,还是去做了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必然你就要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明。今年我带学生去上海参加FBLA时发现,上海的学生托福都在卷120满分了,因为大家都有115+,标化分更是标配,甚至有学生同时准备SAT和ACT。本来这个段位的学生,标化出分应该不是难题,所以建议要考。

2、目标TOP20的学生,如果你现在已经拿到理想的托福分数,比如110+(至少105+),在5月份AP考试之后,抓紧时间刷标化,争取在早申前出分。如果分数足够理想,就提交,如果不理想,可以选择不提交。

3、目标TOP20,托福还没有分手的学生,先集中精力解决托福。我们讲说GPA和托福成绩决定你申请学校档次的下限。如果托福能考到110+,GPA没有硬伤,你的TOP20目标还是可以冲刺一下。今年创时录取范德堡的仙外C同学,就没有提交ACT成绩,最终凭借托福112分获得录取。而如果一旦你准备了标化,没有出分,最终托福又没考出来,只有100左右,那么TOP20的概率确实小很多。如果暑假托福能出分,那时候可以根据情况,再决定要不要考标化。

4、目标TOP30,如果现在托福已经达到105+的分数,属于中上等学生,托福还有提升空间,标化也有备考时间,努力一下,考出分可以把冲刺学校往前调整,试一试TOP20的学校。

5、目标TOP30,托福还没达标的学生,认真备考托福,标化暂不考虑。如果托福没到90+,没必要再分出精力去准备标化,没有意义,有可能最终标化和托福都不理想,不如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我们见过太多和托福打持久战的学生,最终搞成精神内耗。尤其是梦校是UC系统的申请人,加州不看标化,那么就要花精力好好准备加州看重的GPA、课程难度、专业特长等。创时今年录了伯克利的一中G同学,托福只有99分,录取了圣巴巴拉的一中R同学,最后托福才89分。在我们的建议下,放弃了标化,专心打磨活动和文书,最终凭借过硬的学术实力与潜力获得大学的青睐。

6、如果GPA不太好,托福也没到90的学生,现阶段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取得一个理想的托福分数,把校内成绩进一步做提升。有家长会问,如果最终我托福成绩出分了,但没有SAT/ACT成绩怎么办呢?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前50美国大学中,80%都是标化可选,30-50的学校,如果能好好梳理自己的活动,挖掘申请亮点,没有标化分也能录到适合自己的匹配学校。今年创时仙外T同学,托福101,没有标化分,也在ED2斩获了波士顿大学的录取。

 

对高一、高二的学生来说,准备的时间十分有限,一切有意义的软硬实力加强和背景提升都不是凭空出现一蹴而就的。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合理规划,理性做出取舍,按轻重缓急来分配时间,才能高效利用高中阶段的宝贵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