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本科2021秋季学期常规申请基本上已经接近尾声,最近美国大学纷纷放出了申请数据,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名校的申请人数不降反增,而且都是创历史记录的暴涨。原本在上半年,很多中国家长以为在疫情影响下,出国人数会变少,留学申请竞争会降低。然而事实证明,留学竞争仍然激烈。
即便我们知道,今年很多国际高中录取人数减少,甚至有些国际班都没招满学生,但是从雅思、托福等考位的紧张程度可看出,疫情等因素并没有让做两手准备的学子们彻底放弃留学。很多现在还处在观望中的新高一家长们,应该要早点做好应对措施,高中三年很快就会过去,美国大学并不会因为疫情等因素降低录取标准,最终能被什么样的学校录取,还是要看学生的实际水平、专业兴趣以及是否选择了合适的院校。
所以,对这些高一的家长们,我们最中肯的一点建议就是,在后疫情时代考虑孩子的留学规划,更应该回到留学目的的本源,即教育本身。应该以更加长远的视野来审视高中阶段准备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即培养孩子从依赖走向独立,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走向清晰的自我认知,从地域局限走向真正的国际视野。申请结果固然重要,但不管是录取大学的排名也好,大学毕业以后的就业也好,都不应该是我们为孩子设定的唯一终点或目标,它应当是孩子的终身教育和提升的起点。而准备留学的过程,正是一次磨练他们形成受用终身的品格与人格的最好的机会。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这才是留学对一个人真正的价值所在。
首先,规划留学应当要对当前形势有一个客观、积极、正确的判断。因为疫情的影响,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受到暂时影响,是不是国际化的人才就不再有其价值?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越是在不确定的时代,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适应能力、创新思维和多元化视野的人才才越能彰显其价值。我们对这种人才的定义,不是靠他拿的一纸文凭,甚至也不仅仅是他掌握的知识,而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和锻炼出来的求知欲、实践能力、生活技能、抗压能力、情商技巧等。
出国留学的价值之一,就是国外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孩子自发地热爱学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美国大学本科的基础学科和通识教育,鼓励学生去发现自己的兴趣。不管你学的什么专业,是否会转变兴趣爱好换专业,大学都是支持的。有学生学的历史,但是毕业以后可能去了投行;有学生学的理工科,但是毕业以后可能去非营利组织从事推进教育平等的工作。
也许与许多国内大学毕业的学生相比,他们缺少家长所期望的那种稳定的保守的一眼能望到底的人生规划,缺乏本土的社会经验和人脉,但是在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学习能力,需要什么再不断去充实和更新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让他们不断积累,调整自己的定位,让自己保持能力和状态去适应环境的变化。毕竟现如今的社会瞬息万变,计划有时候往往赶不上变化。在这种格局之下,在无法预测未来的背景下,始终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始终拥有学习新知识新本领的能力,这样的人,才能真正走在时代的前面。
其次,在做留学规划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实际学术水平和综合能力来进行规划,不要盲目攀比。与其为了冲刺名校而进行突击式的背景提升,扎堆去参加一些高端的项目,不如让孩子选定一些真正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去做,在某些方面长期坚持,作出亮点。
马上就要放寒假了,我们最近也在陆续约学员们来帮他们规划寒假活动。有学生准备申请夏校,有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也有的学生去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其实不管选择做什么,首先应该先保证GPA和标化,这是申请中可以量化的部分。还没出分的同学建议先早点把标化考出来,或者做好充分准备,在有机会能考SAT/ACT的时候,争取一次性出分。如果GPA都没法保持的话,可以上一些课外辅导班,让自己在下学期GPA能有所进步,打好扎实的基础。
大学申请除了可量化的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无法量化的,没有绝对的标准。从专业的角度,我们可以给出一个大致的思路,在高中阶段,要把三方面做好。
第一是专业学术部分,这也是应对多国混申必须做好的一个环节,因为英联邦的学校是非常看重学生足够数量的相关专业课以及良好的专业基础的。但提升专业学术背景,不是为了申请好学校花钱去参加几个实习或科研项目那么简单。不管美国还是英联邦国家,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你通过科研或实习学会解决问题,提升思辨能力,懂得团队合作,掌握沟通技巧,并且主动积极在某些领域深入持续探索。如果能够展示出这些素质, 那么哪怕不参加科研项目,比如像IB班的学生,TOK,CAS这些课程本身就是为了思维训练、创意与社会服务设计的,侧重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探索知识的过程,那么用心把校内的这些课程完成好,申请一样可以出彩。不要因为有钱就砸钱,背景提升的意义在于你是否认真在做,是否投入激情,在这过程中为社会做出贡献,自己又收获了成长和进步。
第二是打造个性化的亮点。不管你活动做了多少,是否拥有有趣的灵魂这仍然是大学最为青睐的。事实上,中国的申请者们的趋同性太强,很难挑出不同的,不管你是参加多么高含金量的夏校,高精尖的科研,申请难度多高的实习项目,当申请前20,前30的名校时,你会发现你有的别人也有。所以,这时候,如果高中生能把自己的某些兴趣爱好做好,不管是拉小提琴,跆拳道,甚至是照顾流浪猫,玩纸牌魔术,搭配上你的学术背景以后,就会让你变成一个有鲜明标签的立体的人物。
出于职业的原因,在翻看那些成功的案例的时候,我们往往更注意的是学生个性化的部分。这个录取了康奈尔的学生,他在B站和YOUTUBE上自学了古希腊史和中世纪哲学,在高中建立了一个神话社团;那个录了斯坦福的乌鲁木齐学生,拆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为腰椎不好的妈妈做了一个机器人,没有相关的资源,就自己在网上和论坛自学编程。这些活动纯粹靠机构来规划,或者靠砸钱去做,是别人带着你做逼着你做,还是你凭借发自内心的激情去做,是不一样的。换句话说,高中阶段就是让你寻找自己亮点,塑造自己个性的过程。最好的人设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展现真实的自我。
第三是找到一个连续性的主线,这一点与上面一点息息相关。比如如果将来想做医生,美国本科可以先申请化学或者生物,英联邦国家可以直接申请医药或者临床,高中阶段的选课要有针对性,要有匹配的学术活动,比如可以利用暑假参加科研,有机会可以去医院实习,没有这样的资源也可以考虑比如去养老院,儿童康复中心做志愿者。这样你的活动就是整体性的,不是东一个西一个。而整体性的背后,是因为你是个有同理心有爱心,愿意帮助别人的人。
创时今年ED录取了维克森林的学生,他的主要活动就是围绕辩论来的,因为辩论他广泛涉猎了许多社会热点问题, 从刑事司法系统和全球自由贸易到难民危机和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这不光锻炼了他思辨能力,也让他拓宽了视野。个人兴趣有摄影,爱好读书,并且涉猎范围非常广泛。他选择申请的人文类方向不定专业,这也与他整体的活动是相匹配的,并且在应对维克森林难度很大的文书和招生官面试时,既展示了眼界的广度又有深度的个人思考。
所以,从初中到高中,不管是坚持做一件事情,还是兴趣爱好广泛,之所以做这样的事实际上还是因为“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是个有创造力有好奇心的人,兴趣爱好广泛正好能够证明这一点,让你做的所有事不再是零散的,而有了精神内核的升华。而如果你本身就是个严谨而善于反思的人,长期坚持深入某个领域,这也是跟你的人设相吻合的。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申请的准备实际上就是塑造能够清晰的认清世界,客观的审视自己的过程。
最后,我还想谈一下在准备的过程中,是否需要中介。简单的一句话,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肯定比没有好。创时在2019-2020服务的24位学生中,62.5%的学生申请到了美国前30的学校。2020-2021早申请也帮助学生收获了卡内基梅隆、维克森林、纽约大学、凯斯西储大学、伦斯勒理工、乔治华盛顿、芝加哥艺术学院、香港大学、多伦多大学、UCL、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众多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录取卡内基梅隆大学和UCL的同学SAT有1400+,其他同学都没有提交SAT分数,去年很多学生由于疫情影响没有参加SAT考试,也是大部分当届申请学生的一种遗憾。
在我看来,现在留学中介的价值往往并不在临门一脚那一下。一个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学生,中介的作用反而可能没有那么重要。相反,大多数没有那么优秀的学生,往往更需要中介在整个过程中的把关与辅导。实际上,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帮他们锦上添花的机构,而是长期陪伴的辅导老师。不论美高还是美本申请,最怕流水作业,家长们需要考虑的是,机构的老师是否稳定,如果有些老师在申请时离职了,对孩子来说影响会比较大,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和默契, 又要重新适应。还有一些家长因为机构的成功案例才去的,首先机构的成功案例和服务学生的体量是成正比的,打个比方,每年接20个学生的机构,最后出来的OFFER数量怎么也不会有每年服务50个学生的机构要多,每个机构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您的孩子是当分子还是分母,机构能够分配多少精力在您孩子身上等。
美本申请是没有捷径的,即使复盘成功案例之后总结的经验,再重新操作一次也不一定就能再次成功。很多成功案例背后的故事是无法复制的,所以申请没有绝对的标准。愿意沉下心来,投入大量精力陪伴孩子的机构,对于刚步入高中,对自己的性格,兴趣,目标还不明确,还需要家长推一步才能动一下的学生,尤为重要。机构帮助规划时间很重要,这样能够训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机构能够推送匹配孩子的资源,这一点也很重要,这样能够帮助孩子锻炼自学能力,激活孩子内心真正的激情所在。
所以,我现在把创时定义为新时代综合教育服务者,利用我们在留学行业从业这么多年筛选出来的标化培训、课外辅导、竞赛培训、科研拓展等最优质资源,帮助学员们抓住每一次竞争的机遇,提升综合能力,从被动变成主动,从依赖走向独立。
上周,拜登正式宣誓就职并一口气签署17项行政令,这些行政令围绕解决“疫情危机、经济危机、气候危机和种族不平等危机”等问题展开,包括重新加入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再次修复美国与世界的关系等。由此可以推断,美国以及全球的疫情终将是得到缓解和彻底根治的,留学申请人数在未来的几年也许依然会不降反升,留学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选择了留学其实是选择了当下社会教育中最好的一种磨炼方式,家长们应该正确去看待这一点。尽管作为中国传统的父母,大多数还是倾向于希望孩子的未来稳稳当当,能够拥有好的事业前景,能够在安全的稳定的环境下一帆风顺,但是外部的环境永远在变化,与其对留学前景充满焦虑,不如让我们放下焦虑,做我们能做的事情,努力把孩子培养成更全面更包容的人,能够更好地应对环境的改变和文化的冲击,让他们真正的长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