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创时:你和美国顶尖名校间的距离!

你离藤校的距离还有多远?
在咨询时经常能碰到学生或者家长一上来就和我们顾问说要进藤校或者TOP20的学校,那我们就先来分析下,你是否能进藤校,你离藤校的距离还有多远?

无论是美国的学生还是中国的学生,想进名校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进名校的学生从来都不会是学习不努力的学生,也不会是低分的学生。分数没达到一定的要求想靠各种活动特长进藤校,从来都是一厢情愿的奢望。但是靠用尽了所有精力,刷分刷出了一个进名校门槛分的学生,你也不是这些名校所期待的申请人。

我们来看看

南外被藤校录取的学生都有什么特征?

哈佛和耶鲁同时录取的徐瑄凰,她进入南外高中时英语能力基本已是母语水平,高二SAT一次考出1570的理想分数,托福119分。她自己说,“我没有在准备标化考试上花费时间,这样就可以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人文学科上作深度拓展研究。”高一暑假,她在艾姆赫斯特学院的暑期项目中发现了自己对美国历史的热爱,凭着这股热情拿下了AP美国历史和AP美国政府与政治的5分。高二暑假的斯坦福夏季人文学院更是给她开启了人文研究领域的另一扇门。

布朗大学录取的南外陈千帆SAT首考1520托福高一首考 113分,校内成绩94分,在年级排名前5—10%,高一数学联赛省一;ARML(美国区域数学联赛)国际组团体第一;去美国参加罗斯数学夏令营;Euclid数学竞赛50名左右(全球23000名参赛者),南外理科实验班班长,参加英才计划江苏省计算机组。在他看来,不靠刷题也能出好成绩,因为相比于刷题,他更乐意去接触更多新的知识,甚至是思考一些已知结果的问题,比如自己推一遍书上的公式,揣测一下例题漂亮解法的思维过程。

康奈尔提前录取的南外IB班吴正洵说的特别实在,“其实我觉得招生官一眼就能看出申请者的潜力,也许一个人只用了10%的力气考了1500+,另外一个人用了80%的心思考了1550+,潜力便一目了然了。所以关键要看真正的实力和潜力以及给学校可能带去的贡献和价值。千千万万别想着靠“装饰”来弥补任何东西,招生官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一眼就能看出来真才实学和后期包装的区别。就算是通过包装等手段进了较好的学校,从人生的尺度上看这个问题,便能发现是相当荒唐而可笑的一件事了。”

所以能进藤校的学生,并不是因为他做了很多课外的活动,从来不存在某个学生因为做了某个课外活动而被藤校录取得情况。如果你只看到这些表面的东西,于是你也跟风去读原版的英文小说、参加辩论、竞选学生会,去偏远地区支教、关爱自闭症儿童、去孤儿院教小朋友英语,去美国、去非洲、去南极做各种项目等等,你还是不能被藤校录取,为什么?因为招生官看的不是他的高分和活动,而是这些表象背后这个学生强大的潜能和持续发展能力。

很多学生问:

“我要应付校内的GPA,还要刷托福/SAT,哪有那么多精力去搞活动?”或者,“我是普高的学生,我们学校没有那么多课外活动的资源,我上哪里获得这些机会呢?”

那么在问出这些问题的同时,你就应该清楚认识到,自己并不适合藤校了。美国的藤校,会自豪的告诉你,我们的学生,将成为未来社会的领袖。因此无论是博雅教育,或是核心课程,真正的目的都是培养一个有思想的人。思想的高度决定一切。你有的申请材料最终都是直接体现你的思想、态度和气场。而正是这些决定性因素才是你最后是否能够进入藤校的关键。

对于这类学生,我们留学申请顾问所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梳理他自己,形成一条主线,让他能够更准确的认识自我,然后帮助他把他已经有的兴趣,从实际的角度做到更有影响力,帮助他通过文书把自己这个人清晰的展现出来就可以了,因为学生本身足够配得上藤校,只需要百分百展示出来就行。

但是,也不是所有学生都是冲着藤校去的,毕竟精英永远是少数,进不了藤校的学生也可以有自己精彩的人生,这些学生当中也分为好几种,概括来讲,一种成绩还不太理想,但是有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的一种是学习习惯不好的,还有一种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去学习的,只是把申请当成一个任务来应付的

成绩还不太理想,有真正感兴趣方向的学生

对于这类学生,有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成绩不理想,可能是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或者是思维上有天生的缺陷,比如有的学生记性不好,在国内这种应试教育氛围下,他有可能会出现反叛的心理,不喜欢死记硬背,导致学不好,但是换一个环境,让他能够探索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时,他可以做的很好。比如我们有个学生,在国内高中时成绩一直不太理想,不喜欢学习,一拿起英文课本就想睡觉,托福刷了十几次最后还是没有到100分,但是这个学生他从小喜欢机器人,对物理也很感兴趣,最后去了美国的普渡。到了普渡以后,他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每天学习到凌晨2点,不仅主修了物理,还在大一就申请了工程学院的双专业,因为他真正找到了自己学习的动力,以及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模式,他可以更加自主的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而不是被逼着学自己没有兴趣的。所以他同样能够获得成功。

创时如何帮你?

对于这类学生,如果你有好的学习习惯,你有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哪怕你现在的成绩还不是很理想,我们也能够帮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并且跟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学校。对这类学生,我能申请顾问最主要的任务是帮你找到与你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相匹配的学校。根据我们申请经验,提供专业准确的信息,包括学校的学术资源,学术氛围,就业情况,还有校园的构成、周末活动、服务设施、自然环境等等,让你自己决定你要去哪所学校读书并且帮助你成功申请。对于顾问来说能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学校是至关重要的责任,哪怕你现在进的是个50多名的学校,但是只要你努力,也能转学进到前20,前30的学校,或者申请研究生的时候申请藤校,机会是非常多的。

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

对于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你们所需要做的不是刷分,不是盲目去做活动,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在幼年缺乏管教,“放弃枯燥的事物而寻求娱乐”的经验更多,于是他习惯于从简单的事情中获得快感,慢慢对自己就要求越来越低。比如沉迷于游戏的学生,就是因为游戏比学习简单,更容易让自己快乐。而一个学习习惯好的人可能被教育得好一些,从小适应了枯燥的钢琴舞蹈书法绘画,于是追逐简单的快乐的经验更少,更习惯于在枯燥中坚持下去,并且随之而来的好成绩正向激励了他这种坚持的能力,所以在越来越难的学习过程中,他也能够迎难而上,而不是轻易放弃。同样的,在刷题的时候,前者在低刺激的环境中更倾向于走神,花了两小时在随时袭来的走神中走走停停勉强刷完了这个坎,效率低下,而后者更倾向于专注下去,二十分钟就能推完,也就是我们说的效率高。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早期的教育环境节奏比较缓慢,压力少,更多地体会了拖延学习来开小差的快感,于是建立了习惯于拖延的不好习惯;而习惯好的人可能相反,在每一次立即行动后获得了巨大的奖赏,于是这种正向刺激的积累使其养成了毫不拖延的习惯。

创时如何帮你?

所以我们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不是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能力,而是良好的习惯。“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习惯才是终极的因,而知识、能力是自然的果。有了好的学习习惯,才有可能获得好的结果,否则,花再多时间去刷题,花再多钱去培训,做再多的活动对这个学生本身都是没有意义的。对于这类学生,我们顾问能做的就是,尽快帮助你建立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每天布置学习任务,要求你打卡,给你安排一个有挑战性的活动,让你走出自己依赖的那个comfort zone,逼着你去学习。越学习就越适应学习,越在“放纵/学习”的艰难抉择中选择后者,你下次选择坚持学习也就不那么痛苦一些。但是我们也知道,习惯的培养需要时间,一个初三的学生,经过两年的训练,在高二申请的时候也许已经焕然一新,但是高二才跟我们接触的学生,想要我们帮助他迅速改变,那么就需要这个学生下定决心,跟我们好好配合,如果他还是抱着应付的态度,那么任何外力的推动都是无用的。

不知道为什么学习,把申请当做任务的学生

这类学生,就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对于这一类学生,归根结底还是上面讲的没有好的习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Daniel Gilbert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学理论——预测偏差理论(Affective forecasting)。这个理论告诉我们,人们都是依据自己的想象力来做决策,在决定要不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首先会去想想自己做这件事情的感受,如果这种感受是愉悦,令人激动的,我们才会选择去做。然而问题是,大脑的想象与真正的现实之间存在着偏差,因为它只预测到了得到结果时的快乐,却无法让我们提前预知这个过程中将会遇到的挫折和挑战。真正的现实是,没有哪种自我满足感是不需要通过努力就能获得的,因为任何学习或者改变都需要经历一个非常艰辛的阶段——专注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去完成一些处在自己的舒适区以外的任务。在专注阶段,我们体验到的愉悦感其实并不多,因为高度集中注意力会很容易让人感到疲劳,不仅如此,我们还会常常因为做不好而产生挫败感。当挫折感压倒了对未来结果的期望时,很多人就会选择放弃。

创时如何帮你?

所以很多学生嘴上说着自己找不到感兴趣的方向,其实就是借口。他只是不愿意去为之付出努力,因为在还没有去探索这个未知领域之前,还没有去尝试之前,他就已经选择放弃了。对于这类学生,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给你提供丰富的资源,包括学术上的,课外活动上的,给你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让你们去探索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想要成为什么。前面我们也提到了,不管是申请藤校,还是50多名的美国大学,从录取的角度来说,做了什么活动也许无所谓,关键要看你在活动里做了什么。要对自己参加的活动真的有热情,在活动的选择上也不是去迎合美国的大学,而是挑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或者就算无关申请也想坚持做的活动,选择做真实的活动、展现真实的自己。但是前提仍然是,你想要改变,你愿意为之付出行动。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给你提供再多的资源也是徒劳的,甚至于即使你最后勉强刷出了一个分数,我们也帮你包装申请到了一个还不错的大学,最后你到美国大学依旧是学不好的,因为你的人生没有原动力,你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来应付你将来的学习和人生道路上所有的困难与挫折,同时还会因为大脑的预测偏差,让你误认为自己还挺好的,误以为一切都是轻而易举的,这样反而只会害了你。对于这类学生,你应该做的不是想着要申请排名多少多少的学校,而是应该抓紧时间,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没有任何捷径,认识你自己,改变你自己,从现在做起,这些是我们所能够给出的最好的建议。

最后

如果你有明确的目标,或想利用整个高中短短的一两年时间尝试新事物,挑战有难度的事,见证不一样的自己,那我们创时的整个团队愿意倾尽所有资源去帮助你!如果你始终停留在自己的comfort zone,拿鞭子抽都抽不动,那对不起,你也不是我们想要寻求的学生,更不要奢望什么前50的学校了!

本文系创时原创,禁止转载,违者必究!